塔吊林立,机器轰鸣,焊花飞溅,运输车辆穿梭不息……一幅幅火热的建设图景、一处处繁忙的生产场景,生动诠释着吉安市全力攻坚“重大产业项目见效年”的坚定决心与强劲势头。从“点将赛”的比拼加速,到产业“生态圈”的精心构筑,再到助力企业“老树发新枝”,吉安主动作为,以实干激活工业发展“一池春水”,为革命老区振兴注入澎湃动能。
赛马比拼,项目建设提质效
盛夏时节,走进江西吉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现代化厂房,机械臂高效运转,激光束精准作业,手机主板在流水线上疾速流转、无缝拼装。“从项目签约到建成投产,全程仅用150天,为我们抢抓市场先机赢得关键窗口期。”公司负责人感慨道。高效率的背后,是吉安市创新推行的“点将赛”机制和全周期包保服务。项目一落地,帮扶单位全程“贴身”服务,联络员第一时间协调解决所遇堵点难点问题,让企业感受到了政府服务的温度。
吉安市持续优化实施重大工业项目“点将赛”比拼机制,为每个项目量身配备“1名县级领导+1个帮扶单位+1名联络员”的包保服务专班,提供从项目签约、开工建设、竣工投产到入规入统、达产满产的全生命周期“保姆式”护航。每季度一场的赛马比拼,赛出了压力,更赛出了效率和成果。仅今年上半年,全市工业项目新投产203个,新入规企业78家。
更令人振奋的是,截至目前,吉安市1335个“点将赛”签约存续项目,已投产1072个,投产率达80.3%,其中已入规企业327家。这些新投产、新入规项目在今年1至5月已实现产值231.5亿元,同比增量达121.9亿元,拉动全市工业总产值增长10个百分点,成为支撑吉安工业经济稳健前行的“生力军”。
建“生态圈”,产业链聚势成峰
吉安深谙要引来“金凤凰”,必先栽好“梧桐树”;要集聚大项目,必先建强“生态圈”。这个“生态圈”,是产业链条的完善,是要素保障的精准,是营商环境的优化。
吉安依托强大的产业链基础和平台优势,创新打造供需产业链对接平台,常态化组织开展小而精的产业链供需对接活动,助力本地企业直接对接大客户需求,信息更对称,合作更顺畅。同时,活用“四图五清单”、产业引导基金等专业工具,优化电子信息产业联盟、研究院、检验检测中心“三驾马车”等生产性服务平台,持续强化重点产业链在产融、技术、人才、产销等关键环节的深度精准对接,让日益完善的产业生态成为招引大项目、好项目的核心竞争力。
“磁吸效应”持续显现。今年以来,吉安围绕各重点产业链密集开展招商活动107场,促成238个优质项目签约落地。围绕产业细分领域,吉安创新开展常态化、精准化、小型化供需对接活动,成效斐然:促成电子信息领域供需合作47对,金额4.4亿元;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链20家企业达成合作,金额2.9亿元。良好的产业生态,正源源不断地为吉安招大引强提供支撑。
扶优促转,推动“老树发新枝”
吉安既关注新项目的招引落地,又重视现有企业的增资扩产和转型升级,精准施策推动“老树发新枝”。该市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,积极帮助企业向上争资争项,支持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,加快增资扩产、技改扩能步伐。今年以来,吉安推动32个项目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再贷款项目库,其中7个再贷款项目获得授信6.44亿元,7个项目获得1.1亿元特别国债资金支持。
同时,吉安持续提质升级企业特派员、重点企业包保帮扶机制。特派员们化身“店小二”,深入车间一线,摸排企业痛点难点,全力帮助企业拓订单、稳产能、解难题。对经营暂时遇到困难的龙头企业,纳入重点包保名单,“一事一议”加强对接联络和服务保障。上半年,全市累计收集并有效解决企业在融资、用工、物流、市场等方面的各类问题367个,并以精准服务推动74家吉安企业入选全省产融合作主导产业重点企业名单,为企业应对挑战、稳定经营、扩大生产提供坚实后盾。